近日,由市民族宗教委、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团市委共同主办的“华友文保杯”京津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创交流赛暨第五届天津市大学生民族文创设计大赛闭幕式在天津市民族文化宫召开。我校获评“最佳组织单位奖”,斩获主赛道二等奖1项、民族乡村振兴专项最佳设计奖1项,优秀奖2项,提名奖4项。

合影一

合影二
其中,由实验艺术学院教师孙峰、郭龙指导学生靳菁斐联合团队创作的《津疆红旅:民族符号融合之旅》获得大赛主赛道二等奖;由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教师都红玉指导学生陈安艺、任昱瑾联合团队创作的《糯·井—傣族传统村落民族展馆设计》获得大赛民族乡村振兴专项最佳设计奖;由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教师孙锦指导学生孙旖璠联合团队创作的《畲风檐寓——基于畲族文化的美学研究》获大赛优秀奖;由设计艺术学院教师主云龙指导学生沈朱涛创作的《华夏万物生——民族文创印章》获大赛优秀奖。
自赛事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党委统战部协同各二级学院,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专业优势,引导师生深入挖掘、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师生围绕“传承民族文化·共创美好未来”主题,经过3个月的辛勤创作和指导,取得了参赛历史最佳成绩,展示了师生的专业化设计水准,同时也体现出学校将文创大赛这一有形载体融入课程思政,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本届大赛被纳入京津冀统一战线协同发展项目,自2024年9月启动,历时8个月,收到来自全国21个省市区105所高校万余名师生提交的4076件优秀作品。参赛选手来自汉族、满族、藏族等30个民族,少数民族选手达1699人。
自民族文创设计大赛创办5年来,我校先后参加了3届,在各二级学院的精心组织下,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积极推动“赛教融合”,先后举办“立营建之心、创技艺之境、绽民族之光”课程思政实践成果展,“以境育人 情系家国——创文化名城,耀民族之光”课程思政实践成果暨民族文创展,通过民族文创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大运河文化保护等国家战略,成果显著,在历届大赛中分别获得民族乡村振兴专项和运河专项最佳设计奖、主赛道二等奖。
今后,天津美术学院将继续发挥艺术专业特色,组织各二级学院深化“民族文创+”育人模式,持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在实践中凝聚民族团结共识,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创新活力。
作品欣赏

靳菁斐、许佩霖、王雨珂、韩雨彤《津疆红旅:民族符号融合之旅》之一
靳菁斐、许佩霖、王雨珂、韩雨彤《津疆红旅:民族符号融合之旅》之二
陈安艺、任昱瑾、裴佳滢 《糯·井-傣族传统村落民族展馆设计》之一
陈安艺、任昱瑾、裴佳滢 《糯·井-傣族传统村落民族展馆设计》之二
孙旖璠、靳菁斐、杨可、秦仕忠 《畲风檐寓——基于畲族文化的美学研究》之一
孙旖璠、靳菁斐、杨可、秦仕忠 《畲风檐寓——基于畲族文化的美学研究》之二
孙旖璠、靳菁斐、杨可、秦仕忠 《畲风檐寓——基于畲族文化的美学研究》之三

沈朱涛 《华夏万物生——民族文创印章》

刘星雨-《福至蝠来·百福图》

王磊 孙奉宇 宗亦澜 文睬媛 《傣纹风情——云南傣族纹样系列文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