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组织部工作安排,我校参加西藏昌都地区基层公务员专招项目的三名同学于8月18日抵达天津师范大学研修中心,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培训;8月20日同天津市全体录取人员一起启程抵达重庆,8月22日抵达西藏昌都并在昌都市委组织部的协助下安排好住宿等生活问题。
为让全体同学对昌都以及西藏地区的相关形势与政策加以认识与了解,从8月23日起,昌都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为期15天的岗前培训,他们将学习如何预防高原疾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支农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新形势下农牧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与任务、干部廉洁自律知识、信访业务知识、昌都历史文化研究、农牧民就业相关政策解读和农牧民就业观念转变,以及如何调处矛盾纠纷、加强社会管理等知识。
目前,三名同学已经完全适应了西藏高原环境,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培训结束后,三名同学将于9月9日左右分配到具体工作岗位。作为天美人,三名同学对此次西藏专招的项目倍加珍惜,时刻铭记天美“崇德尚艺,力学力行”的校训,牢记孙书记的嘱托,踏踏实实做事,勤奋严谨做人;切实把党中央和区党委的关心关爱转化为扎根边疆、奉献西藏、建设西藏的不竭动力。
下面,我们来听听三名同学到达西藏后的感受:
苏瑞
8月22日抵达中国第二高的机场–昌都邦达机场,很庆幸,从没坐过飞机的我没有晕机,从没到过高原的我在海拔4000多米的机场居然也没有高反,就连平日坐客车时间久会晕车的我,从机场到俄洛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居然也没晕车。之前的担忧都烟消云散,一切都是出奇的顺利,好似明明之中自有天意,进藏或许是命运中早有的安排。
西藏的天真的是那么蓝那么美,云真的是那么白那么低,真想拿起毕业后就没再摸过的画笔,将这美好的一切记录下来,但仅仅是个记录,真正的西藏之美是能亲临感受而不能人工复刻下来的。
杨文朋
2017年8月23日,星期三,昌都卡若区海拔3600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藏梦,但不是每个有着西藏梦的人都可以来这里,对于援藏,有人羡慕,有人畏惧。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不管是风景,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让人神往。22日早,因为突然从海拔0米的天津到了含氧量在60%以下,世界上海拔第二高、飞行难度最大的邦达机场时,我下了飞机还没感受到高原得凛冽,随之而来得高原反应就袭击了我,去往培训基地的路途中基本上就是在头疼中度过的,药物和氧气瓶成了必备,不过还好,只半天我就抵抗了高反。
随后我的感受就是昌都的天真正的蓝、云真正的白、草原真正的辽阔、群山真正的峻美,我的眼睛里充斥着美丽;经过一天的培训,我也深刻的感受到祖国对西藏的关爱,国家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在西部计划,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西部计划的参与者,我一定身体力行,投入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为昌都美好的明天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同时想到相距3000公里以外,还有家的温暖、亲人的牵挂、领导的关怀、朋友的祝愿,我必须更加用心的度过在昌都工作学习的每一天。最后想感谢我的母校天津美术学院培养了我,步入社会做好天美人。
王倩倩
2017年8月22日,当飞机从重庆起飞的那一刻,才真真切切意识到自己要来西藏。坐在机窗边,看见连绵起伏的山脉、看着雪山耸入云端,又有蜿蜒的小路与散落于山间的村庄城镇,更是对西藏人民顽强生活的品质产生了深深地敬畏。抵达世界海拔第二高的邦达机场,我们与蓝天白云的距离更近一步;乘坐大巴沿着蜿蜒的油柏马路一路向下,观赏着起伏的山脉、成群的牛羊,因微微高反而产生的加速的心跳与头晕渐渐消失,转而化为内心的激动。看着沿途一座座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与“建设美丽昌都”的宣传牌,更让我们对昌都地区未来的发展有着深深地憧憬。
来到培训基地,当地少年与儿童带给我们满满的感动。尽管不曾相识,他们也不吝啬自己的微笑与热情,一句“哈喽”、“扎西德勒”让身在异乡的我们感受到温暖。同样,每天都可以看到操场上、草坪上的少年,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他们勤奋好学的状态,成为蓝天白云下最美的一道风景。
伴随昌都如此美妙的“景色”,我们定不会辜负母校与家人的嘱托,定会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定会做好国家的砖瓦、栋梁,把我们母校的关怀带来西部。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而我们会诚心地感谢每一次历练,这让我们在挑战中锐意创新、超越自我,让我们懂得如何正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心体会独特的“幸福感”。
同样,借鸿忠书记在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所指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文明幸福的现代化大都市。要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所以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基层干部要树立为民情怀,以民评民说为标准、民心民力为依靠、民意民声为依据、民愿民盼为方向、民惠民富为目标、民苦民痛为失职,紧紧抓住“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从百姓生活的一点一滴入手,让群众真切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无论身在何处,鸿忠书记在报告中所提到的惠民服务意识都将作为我们日后工作的方向与指导,教诲我们如何快速稳妥的投身基层建设。另外,书记在高校座谈中提到的“敬、竟、竞、净、静”的五字嘱托也给予我们极大的启发,特别是有志者事竟成之“竟”,提醒我们工作中必须要坚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咬定青山不放松;平静之“静”,教导我们在岗位中要戒骄戒躁,静以修身,不断提升自己。除此之外,报告精神还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心怀感恩,牢记自己的初心,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实现人生价值;担负起青年人的责任,发扬勤俭朴实的可贵品质,尽力克服艰难困苦,带着心中的“温度”去服务,用爱心与耐心去为人民服务。所以,在我们日后走向基层的工作中,我们也始终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得人为重;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知行合一,立足于实践,尽自己所能为民族团结与边疆建设贡献力量。
最后的最后,三人对母校、对师长、对学弟学妹们送上最诚心的祝福——扎西德勒!